2.湘黔边境苗民起义
• 背景:清康熙、雍正年间改土归流,意在巩固封建王朝的中央政权和封建统治,却导致了大批满汉官吏、驻兵,以及汉族奸商,涌进"苗疆",对苗民巧取豪夺,兼并田土,使苗族农民丧失土地,失去生计,促使"苗疆"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。
• 清朝权臣和珅的弟弟和琳认为:湘黔边"苗疆""开辟"数十年来,"户口日滋,地界有限",而汉人大批涌入,"逐渐设计盘剥,将苗疆地亩侵占错处,是以苗众转致失业,贫难无度者日多"。又指出:"客民"(即外来汉人)进入,"始则以贸易而利其财,继则因账债而占其地","客民之侵占日见其多,则苗疆之田亩日见其少"。于是苗民们"积忿相仇,猝然烧杀起事……启衅之端,实由于此"。(和琳奏章,《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,1987年)
• 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,镇竿总兵尹德禧及辰永沅靖道王家宾接禀报,凤凰属下苗人聚居的勾补寨有人潜入道旁抢劫偷牛。于是派人查办。当查办人员赶到之前,苗民早已将牛放出。可办案人员不愿放过这难得的捞油水的机会,以保甲连坐为名进行大势敲诈勒索,并缉拿苗民石满宜、石隆后、龙官音等人。后二石等人不满而逃,并与清军发生枪战。惹怒清廷文武大员,认为"苗性难驯,不可不示以惩创。"于是带兵五百会合勾补寨,实施镇压。当场打死苗民数十人,擒拿苗民一百三十三人。将石满宜、龙官音凌迟处死,以杀一儆百。其余百余苗民被活活烧死于虎尾峰下(现今凤凰县东门外山湾)。苗民激怒,各寨发出"要为石满宜和龙官音报仇"的口号。
过程
• 乾隆五十九年(1794年)腊月,贵州松桃厅大寨营苗族首领石柳邓、湖南乾州厅平垅的苗族首领吴八月、永绥厅黄瓜寨苗族首领石三保以及苗族女首领石乜(miē)妹等在凤凰厅鸭堡寨(今禾库)吴陇登处聚会歃血,盟约:"逐客民,复故地。"并约定第二年正月起义,提出"穷苦兄弟跟我走,大户官吏我不饶"等口号,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。(突破民族界限,反封目标明确)
• 苗疆事起后,清廷急忙调集云贵、两湖、两广和四川七省18万兵力前往镇压。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20多万。4万多苗兵英勇不屈,以"官有万兵,我有万山"的游击战术,与强敌周旋。两年时间,起义军先后与十八万清军交战百余次,在永绥、凤凰、乾州三厅战场,击毙清军将吏二百二十余名,其中中高级将领三十余名,清军主帅云贵总督福康安和四川总督和琳均死于乱军中。
• 经过3年激战,乾嘉苗民起义最终失败,但一些地方仍然坚持斗争11年之久。嘉庆十一年(1806年)春,历时十二个春秋的"乾嘉苗民起义"被清廷镇压。
• 清军损失十分惨重。镇竿总兵明安图、云贵总督福康安以及四川总督和琳等清军官佐二百余人被消灭,乾嘉起义拔掉了清王朝的一对虎牙。清军此外还消耗了战银1650万两,仅湖南一省,就耗银七百余万两。从此,清王朝由"康乾盛世"逐步走向衰亡。
影响
• 乾嘉苗民大起义,显示了湘西少数民族人民不屈的斗争气节和团结战斗的精神,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。为镇压起义,清王朝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,军队的统帅福康安、和琳,也先后暴毙于"苗疆"。这迫使清朝统治者"痛定思痛",不得不反省过往数十年来对湘黔边"苗疆"的政策和统治措施的得失,制定了"清界址、并营汛、委土地、修城墙、收枪械、安苗民"的政策,加强对州境苗民的统治。新的石边墙(今名南方长城)得以修缮。
3.光复军和湘西军政府
乾嘉湘黔边境苗民起义之后,清王朝把凤凰、永绥、乾城三厅升为省政府直接管辖的直隶厅。凤凰因地处湘黔边境,清统治者把它作为控制苗疆的军事统治中心。
最后巡抚——朱益浚
• 朱益浚,系江西莲花县人。1880年任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知县,从此开始了在湖南30年的官宦生涯,而其中极大部分时间在湘西,从知县干到知府、湖南学务处提调、辰沅永靖兵备道。
• 1911年10月22日长沙光复后,湖南其他地方几乎传檄而定,而惟独湘西的天空仍然飘扬着满清的龙旗。
• 湘西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在凤凰。清廷镇守凤凰的最高长官是辰沅永靖兵备道朱益浚。湘西百姓称朱益浚为"胡椒碾子"。什么意思?捣棒围着臼坑转,灵活是灵活,可绝对不会越离分毫,特别顽固。
• 长沙起义后,清廷虽然干嚎要余格诚组织军队反攻长沙,可余却拍屁股跑回了老家安徽。于是,清廷来个沉船抓救命稻草——任命朱益浚为湖南巡抚。在清廷加封其为湖南巡抚——清廷"湖南最后一任最高长官"后有如一针强心剂,让他强撑起湘西局面。于是联合当地文武官员,通电表示决不依附"叛逆",誓做爱新觉罗的"孤臣孽子",与革命为敌。
光复军的组建
• 辛亥革命前夜,一些凤凰官宦乡绅子弟留日归来回到家乡。田应全、田应弼、吴绍坤、向明瓒、凤凰镇台周瑞龙的儿子周瓒等,在留洋时受世界新潮流影响,敏锐地感觉到清王朝的腐败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,激发出爱国热情,他们加入了同盟会。还有陈渠珍、曾君典、包轸等,从湖南时务学堂和武备学堂毕业先后也回到了家乡凤凰。他们把武昌起义和长沙光复的消息带进了凤凰城,点燃了反清复汉的薪火。
• 这些人暗地里联络上反清帮会头头唐世钧、龙义臣、吴正明、龙凤山、唐世国、杨春元等苗汉八大首领,帮助他们组织驱满复汉"光复军"。又由唐力臣联络贵州松桃哥老会首领张子衡,答应会集五千之众届时增援"光复军"攻打凤凰城。
• 起事前的准备工作就绪后,唐世钧将队伍集结在距凤凰十里之遥的长宜哨待令,决定于辛亥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举义。
首义失败
• 因人多势众,唐怕走漏风声坏了大事,就在十月二十七日(公历12月17日)提前宣布起义。光复军兵分三路围攻凤凰城,但由于事出紧急,来不及与城内革命党人取得联系,遭到清军集中兵力的阻击,首义失败。
• 朱溢浚疯狂反扑,几天之内义军和民众遇难近千人。
• 对于凤凰光复前那次失败的起义,沈从文有着清晰的记忆:"这一夜中城里城外发生的事我全不清楚。等到我照常醒来时,只见全家中早已起身,各个人皆脸儿白白的,在那里悄悄地说些什么。大家问我昨夜听到什么没有,我只是摇头。我家中似乎少了几个人,数了一下,几个叔叔全不见了,男的只我爸爸一个人,坐在正屋他那惟一专用的太师椅上,低下头来一句话不说。我记起了杀仗的事情,我问他:'爸爸,爸爸,你究竟杀过仗了没有?'""'小东西,莫乱说,夜来我们杀败了!全军人马覆灭,死了上千人!'正说着,高个儿叔父从外面回来了,满头是汗,结结巴巴地说:'衙门从城边已经抬回了410个人头,一大串耳朵,七架云梯,一些刀,一些别的东西。对河还杀的更多,烧了七处房子,现在还不许人上城去看。'于是我就在道台衙门口看到了一大堆肮脏血污人头。还有衙门口鹿角上、辕门上,也无处不是人头。"
降下龙旗
• 谭延闿接任都督后,对湘西光复之事十分关注,派世家子弟、老同盟会员龙璋以西路巡按使名义前往常德,负责湘西光复事宜。龙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,带领新军进驻辰州(沅陵),这为湘西各厅县推翻清朝统治创造了有利的形势。
• 首义失利后,反革命大屠杀并没有把"光复军"吓倒。唐世钧等传书四方,奔走呼号,再次大集松桃、凤凰、乾州、永绥各地义军,誓攻凤凰厅城,擒斩朱益浚。
• 1911年12月30日,同盟会员田应全等与青年学生向明瓒、张伯琨,以及刚由省奉命回厅策动光复的凤凰籍军官杨新国、曾君聘等,在天王庙举行地方父老和绅民大会,动员大家站在义军一边,为凤凰光复出力。会后由乡绅戴星门执笔写信通牒朱益浚,促其下台退位。
• 外,有革命军压境;内,有光复军起义;全国,到处都是反正的枪声,满清龙旗一面面被打落,象征共和的旗帜不断飘扬在全国各地城头。朱益浚终于明白,如果还不趁机"下坡",凤凰城头将悬挂他的脑袋。朱益浚只好与谭延闿任命的西路巡按使龙璋谈判。朱益浚与龙璋谈妥条件,"愿洁身引退",弃官返回江西原籍。
• 12月31日,朱益浚在道台衙门和城墙上降下龙旗,升起白旗,宣布投降。凤凰城内外张灯结彩,鼓角齐鸣。谭延闿还是给了朱益浚面子,派出兵员以都督名义一路护送其回籍。
• 凤凰这个清廷堡垒终于垮塌,宣告了清朝在凤凰乃至大湘西统治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。
• 至此,湖南全境光复。
湘西军政府
• 12月30日,湘西军政府宣告成立,公推原总兵周瑞龙为军政长,聂仁德为行政厅长,唐世钓(唐力臣)为镇标前营都司,田应全为外交部长。并在天王庙举行庆祝活动。
• 湘西军政府成立同时电告省都督府报捷,并传檄湘西北各县,乾州、永绥、保靖、永顺等县纷纷宣告光复独立。清王朝在湘西北近300年统治宣告结束。
• 当时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获悉凤凰光复后,特书了"兴废周知"四个大字相赠(现镌刻于"杜母院")。天王庙内,至今仍保存有辛亥革命起义军信条标语8条。
• 天王庙:
清朝嘉庆二年(1798年)及咸丰六年(1856年)管辖湘西的统治者都曾借助过神权来统治苗疆,大势编造天王神灵胜迹,封"三候"设"三候祠",以此慑服百姓。
(天王庙也称三侯祠、三王庙,位于凤凰古城东南观景山麓,这是一组工艺精巧的古建筑群,相传是为祭祀"统三十六人,杀苗九千",替朝廷效忠,残酷镇压苗族兄弟,分别被皇上封侯,最后又被朝廷毒害的宋代杨业第八世孙杨应龙、杨应虎、杨应豹三兄弟建的祠庙。天王庙,它不仅是民族古建筑的典范,而且还是辛亥革命纪念地。 )
|